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智慧铸管-耐蚀钢铁材料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Intelligent Ductile Iron Pipe-Corrosion Resistant Steels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管理后台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肖珩:舞出绚丽的生命圆舞曲——访北京科技大学退休教授 肖珩
2016-01-01 00:00:00 作者:王妮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北京科技大学有个专业叫腐蚀与防护,这个专业是一个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肖珩是这个舞台上的一位舞者,她用青春的舞步旋转几十年,舞出了属于她自己的平凡而又闪光的圆舞曲。
 
    本刊记者| 王妮

       采访完肖珩,恰巧赶上了北京科技大学放学潮,一拨拨的学生从教学楼里中出来,他们说说笑笑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当我渐渐地走进人流时,忽然有些恍惚,仿佛穿越了时光,来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婀娜娇俏的少女远远地走来,她穿着一身洁白的连衣裙,扎着两个小辫,怀里夹着讲义,她走得很慢,透过灿烂的阳光,人群中的她是那么地引人注意,而她身上洋溢着的青春定格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里,那时这里被叫做北京钢铁学院。
 
    肖珩,福州人士,大名鼎鼎的林徽因之同乡。举手投足间尽现闽风闽韵,活脱脱的郁达夫笔下的福州女子的形象——皮肤细白,面部轮廓明晰,聪明能干,充满活力。而此时, 坐在北京科技大学老干部处的聊吧中接受采访的肖珩教授,岁月熬白了她的头发,但年轻时婀娜俏丽依稀可见,就这样一位美丽的女性,她的专业是逻辑性思维超严谨的物理化学专业,一辈子在与钢铁样、涂料、化学试剂等试验仪器以及试验数据打交道;就这样一位娇俏柔弱的女性在职业生涯之初,却是经常穿梭于成千上万台大型化工或发电设备中,爬到高达几十米的铁架上,对冷冰冰的钢铁设备之腐蚀情况进行检测: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到一线去实践,在危险中收获知识

     肖珩,出生于上个世纪40 年代,成长于50 年代,这个年代恰好是共和国重建时期,她和众多学子们一样如饥似渴地读书,渴望能为祖国建设添砖增瓦,一声“年产钢铁1070 万吨”“为钢铁元帅而战”的号召,让她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北京钢铁学院的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很快她被录取了。
 
    于是,肖珩怀着满腔报效祖国的热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从四季如春的南国来到了季节分明的北京。当她还没有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生活环境时,时任校长的一声“大学生要到工人阶级中去锻炼”,刚跨进大学的校门,肖珩便开始了实习。
 
    她和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北京市宣武化工厂开始为期3 个月的实习工作。她每天顶着呛人的气味和工人们一起迎着朝阳走进工厂;踏着暮色拖着疲惫一脚高一脚低低回到宿舍,从夏天听着蚊虫嗡嗡叫,一直干到北京的初冬悄然而至。3个月的实习,不仅让她适应了北方的天气,而且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充满理想主义的60 年代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肖珩留校了,她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带领毕业学生到大型发电厂或化工厂实习。从大连到大同到甘肃再到辽阳,肖珩带领着学生跑了许多各地的大型工厂。肖珩回忆说,那些日子充满汗水和疲惫,但美好而纯真。记得有一次带队实习,要爬到30 米的高空去对一个设备进行检测其腐蚀情况,其中有一位男学生虽然男子汉劲头十足,但却有恐高症,爬到了10 米高的地方就腿脚发软再也爬不动了,为了让这位男学生能够完成检测实习任务,肖珩爬到这位男学生的身边,伸出手拉着男学生往上爬。讲到这里,肖珩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说:“我们俩就是这样,一步步坚定地往上爬,我一边爬一边鼓励他,向上看,你看到蓝天、白云……”重温带队实习之路,在那些岁月里所有发生过的事,所有热烈讨论过的话题,如今都成了肖珩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肖珩说,在带队实习的过程中不仅与学生建立了很深厚的师生情谊,也与工厂的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记得1976 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肖珩正在上海冶炼厂带队结业,当她得知北京也被地震波及时,就托同事把孩子从北京接到了上海送到住上海崇明的奶奶家,谁知孩子刚到奶奶家两天,上海也发生了地震,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冶炼厂的工人师傅,就帮她为孩子买了返回北京的火车票,并把孩子送上了火车,一波三折,当时的辛苦也是可窥一斑。但是工人师傅亲人般地对待肖珩和她的学生们,辛苦中也让她感受到了来自工人阶级的温暖。
 
       带队实习的辛苦是可以想象,但是危险随时潜伏在她的身边。一次,肖珩带实习同学在一家大型化工厂钻进一个大罐子中检测其内部的腐蚀情况,按照工作流程,检测完了之后会清洗罐子,同时为了保证罐子环境的稳定,需要输入N2(氮气)进行密封。当肖珩跟几个同学还正在地下的一个大罐子中进行检测时,突然罐子“哧哧”地冒气体,这可把肖珩给吓坏了,根据经验,这是工人师傅正在往罐子里充氮气,她赶紧指挥学生们一个跟着一个往外爬,当她和学生们爬出罐子之后,才知道工人师傅们这次“自作主张”先充了空气,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自作主张”,却救了他们的生命。尽管这是一次虚惊一场的事故,事后,肖珩很认真地总结了经验,安全是实习工作的灵魂,是重中之重,以后无论带队参加何种试验,她都会在试验开始前跟工人师傅沟通工作流程,在试验中随时保持联系。
 
    设置实验课

       1985 年,时任院长张文奇向国家科委和冶金工业部等有关领导建议在中国成立腐蚀与防护中心,并成功地争取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的联合资助,在北京科技大学建造3500 平方米的腐蚀实验室,这个项目,肖珩也参与其中——这座腐蚀大楼的筹建、设计和验收。如今这座楼依然屹立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里,而退休后的肖珩每逢路过这座大楼,内心都会有些波澜起伏,是啊,当年为了建成这座大楼,经历过多少个不眠之夜。
 
    宽敞明亮的北京科技大学的腐蚀与防护大楼拔地而起,万事俱备,又该如何开设试验课程呢?其实,实验作为一项基本的教学任务分散贯穿在每位任课老师的课程里,此时腐蚀与防护的实验课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单一的试验。
 
    既然有了单独的实验室,如何来管理实验室?如何整合分散的试验课程呢?更何况这仅仅是只建好了空房子,该添置哪些试验设备,该购买哪些试验仪器,所有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对于已经在腐蚀与防护领域中从事多年试验工作的肖珩来说,却能把千头万绪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特别是在当时没互联网,信息来源不足的情况下,她全凭多年从事带实习学生时积累的经验和做检测工作积累起的企业信息,四处打电话购仪器买设备,硬件很快准备完毕。实验课程的设置也迫在眉睫。当时北京科技大学的腐蚀与防护专业,有四门专业课,包括腐蚀电化学、金属腐蚀学、金属腐蚀防护学、腐蚀实验研究方法,每门专业课的下面都各自有相关的实验来配合专业课的学习。但是实验课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都要通过实验课来巩固和验证,为了让实验课更加地系统化。
 


    在大同二电厂发电机组上
 
    肖珩和她的同事们开始实验课程的设计上一番苦功夫,整合实验,一遍、两遍、三遍,将每个实验完善规范后,肖珩又对“金属腐蚀与防护实验”教材进行了改进和扩充,由40 课时增加到了72 课时,假以时日,肖珩又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在实验课中引入了8 个学时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及数据处理。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肖珩和她的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出版了《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实验指导书》。
 
    采访中当问及,实验室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你怎样来处理?肖珩坦然地笑了,用一颗坦诚而淡泊的心,用一股全力以赴的力量,无论什么事都能够解决。这是一份坦诚而淡泊的心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相信这也是肖珩在多年所从事的科研工作中修炼出来的一种气质,这种淡泊的气质使她让人感觉倍感亲切,更是让人倍感可爱。
 
    在完成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同时,肖珩也在坚持着做科研,她先后承担了21 项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也有国家重点七五公关课题项目“阳极氧化着色封闭过程的电子显微镜研究”。在这21项科研项目中,“聚苯乙烯高效防腐涂料的研制”在1991 年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鉴定,为消除首都三废净化首都做出了贡献。聚苯乙烯高效防腐涂料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在1994 年该产品被评为全国500 家优秀节能企业产品称号。与此同时,肖珩有28 篇科研论文发表在各类杂志上,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教书育人

        带学生实习、准备讲义教书、开试验课,搞科研,带结业,写论文……在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中,肖珩整天忙着从一个教室穿梭到另外一个教室,忙着上课下课,从早到晚像陀螺一样旋转,从家到教室再从教室回到家,别忘记了,此时的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天要照顾孩子,安顿好孩子后她才能拧亮台灯读书、写论文,直到深夜或凌晨;亦或者来到图书馆,开始查阅受授课程的英文版资料,以备明天的讲义。
 

   
带学生在辽阳石化厂实习
 
    采访中,肖珩说自己是一个简单的人,一辈子生活在学校中。年轻时的她经常去挤食堂吃大锅饭,在人声鼎沸的大礼堂看电影,或者听合唱队里的女生唱歌,由此她习惯了大食堂的粗茶淡饭,习惯了到图书馆抢占座位读书到深夜,至今肖珩仍然很怀念那段日子。特别是1977 年,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来到学校,她刚开始走进课堂给本科生授课,当时严广明老师主讲《金属腐蚀学》,她做辅导,并担任讲授第八章高温氧化,为了让授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吸引性,她经常泡在图书馆里查阅英文资料以补充教材。肖珩是典型的南方人,她瘦削、矮小,再加上她扎着两个小辫的装扮,很多学生并不把她看做是老师,特别是77、78 届的学生,有许多学生都是插队后考取的大学,年龄比肖珩小不了几岁。但是这些都不影响她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她恪守着严格的职业操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有时候为了准备好一节课,她不仅要翻阅完专业课,还要再去阅读大量的腐蚀电化学的基础知识,尽管那时很辛苦,现在的她感觉这些经历给她带有一种特别明媚的光泽,她与那时的同学们一道成长,一道求知,彼此间真切地问候,美好中带着矜持与清高,不夹杂任何的私心杂念。
 
    后记:
 
    采访肖珩时,我们一起走了一段北京科技大学笔直的校园之路,其实北京科技大学的校园之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她一声不吭地不知走过多少回,她在那绿树掩映的腐蚀与防护大楼中吐尽蚕丝,岁月熬白了她的头发,但是她的白发浇灌出了遍天之下的桃李芬芳。
 
    其实,在腐蚀与防护的科研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如肖珩这样的人,也许他们每个人并不都能奢望成长为一颗擎天巨擘,但是他们却照样一岁一枯荣,恪守着本分,在腐蚀与防护的这片土壤中默默地耕耘,也许在他们的一生中没有骇世惊俗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他们一生都在忙忙碌碌,忙碌中,他们书写出了腐蚀防护人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