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从天空到海洋 挑战并机遇
2017-06-19 16:05:41
作者:王立平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来源:《腐蚀防护之友》
我还算是个很爱看期刊的人,也是国内材料表面和摩擦学等领域几个主要期刊的编委,所以每年会收到大量的期刊,看完以后会堆成一堆,然后春节前后彻底清理一下。应该说,《腐蚀防护之友》是唯一且从来没有被随意丢弃过的期刊,因为太过喜爱这个期刊。它太过不同于我们专业的学术期刊,有太多的吸引力和独特视角值得我们细读和珍存。
正因为如此,很欣然地接受了编辑部的邀请。
我是 2002 年被保送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有幸师从薛群基院士,一直从事航天航空用新型固体润滑薄膜研究。固体润滑薄膜适用于高 / 低温、潮湿、真空、辐射以及无油和腐蚀介质等苛刻环境,为航天、航空和先进制造高技术领域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空间机械系统不断提升的高精度、高可靠和长寿命,固体润滑薄膜必须具有高承载能力、超低摩擦、低环境敏感以及一定的苛刻环境自适应特性。薛群基院士为我选择了新型长寿命强韧与润滑一体化薄膜课题,然而该类薄膜的硬度和韧性相互制衡,高硬度、高韧性和低摩擦特性统一更是该领域公认的挑战。我在我尊敬的老师薛群基院士的指导下,在我亲爱的师兄刘维民院士的支持下,开展了从基础到应用的系统研究。10 多年来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强韧与润滑功能防护薄膜体系,解决了润滑薄膜在特殊气氛、高载高温、高真空等环境下的强耦合加速失效问题,并最终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核电反应堆、汽车发动机和精密机械系统,同时也获得了 2016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度过了最充实、最淡然、最珍惜的 14 年。长期在西北有历史、有积淀的实验室工作的那种踏实、那种韧劲烙在了我的内心。在那里两位院士的关心、关爱和点点滴滴的指导使得我不断成长和成熟;在那里我懂得了长期踏踏实实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多么的重要;在那里我明白了挑战一定会带来机遇,也更领悟了团队是多么地关键。
2015 年底,我被调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担任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并主要从事海洋环境表面工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海洋环境对航天航空先进材料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常规表面防护和功能涂层均不能满足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长寿命运行的要求,需要开展航天航空材料在海洋特征环境中的腐蚀、老化等耦合失效损伤行为研究,突破常规材料环境适应性及使用性能极限,发展新一代具有优良力学性能、耐侯性、耐腐蚀等功能一体化高性能航空航天材料体系。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团队通过近 2 年的协同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装备海洋环境下延寿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功能防护涂层体系,不断地得到了领域内的认可和关注。尤其是在中科院海洋所侯保荣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李晓刚教授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团队与国内优势单位的合作不断深入,在海洋以及腐蚀防护领域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我想,任何面对挑战的时刻,机遇一定会到来,不论你是从事空间技术还是海洋领域。但这需要发自内心且强大的悟劲、钻劲、韧劲和干劲!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