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于科研人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不仅仅是关乎研究经费,更重要的这是检验一名科研人员的学术思想、学术判断、项目设计和研究方法能否经得起同行的评议。
周浙昆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申报基金中的经验和教训,供大家参考。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的一点体会
来源 | 科学网
作者 | 周浙昆
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把是否有基金作为职称晋升的门槛,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个人的观点拿不到基金就难言真正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我从1991年拿到第一个基金到现在,参与了不少基金项目的申请,几乎每年都参加基金的通信评审,也参加过基金的二评(会评),经历过失败的痛苦,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借用科学网这个平台,把这些体会和教训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1. 基金的评审过程
基金委的评审过程是公开和透明的,我用一张PPT中梳理了一下这个过程,其目的让大家对基金的评审过程更加了解。从这个流程看基金委在选择专家和提出上会名单这两个环节是发挥关键作用的。其余过程都是依靠专家进行评审的。
基金的评审流程
2. 如何选择评审专家
这个环节如何操作我并不十分清楚,据说是基金委的综合局,根据申请书的关键词,排除师生关系、当年度是否申请基金以及本单位等回避因素后,从专家库中随机挑选的。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审稿专家呢,据我所知是获得过基金并在基金委的系统中登记了信息的人。要想成为评审专家,首先要进入专家库并实时更新个人在专家库的信息。基金委每年都有邮件提醒大家更新专家库的信息,大家不要把这类邮件当做垃圾邮件给删了,最好按照邮件的提示更新个人信息。
这个环节基金委能否进行人为操作呢,我个人为不能百分之百的排除,但是可能性非常小。我不知道这要多大的关系,才可能做到随意挑选评审人?而且这么做,操作的人是当了很大风险的,基金委在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监督机制。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有真有这么硬的关系,完全可以谋划经费更多的大项目,犯不着在基金这种项目上穷折腾。我知道有基金委工作人员因为违规而丢掉饭碗的。
3. 专家评审
申请书一般是从4月下旬开始陆陆续续送到评审专家手中,进入到专家评审的环节。杰青,优青和重点项目是六位评委,面上,青年和地区基金过去是三位评委(2015年之前),现在是五位评委。评审专家要对项目进行一个量化评价即选择:A优、B良、C中,D差同时还要提出资助意见,资助意见有:A优先资助,B同意资助和不给资助。
一般说被评为的优的项目,资助意见应该是优先资助,评为良的项目资助意见应该是B。但是也确实有专家对项目申请书的评价是优,而资助意见是同意资助的。后面我会讲到这两者间对项目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除了这些意见外,每个评委都会要求写成书面意见,每位申请过基金的同仁都是见过这类的书面意见的。基金委对于不负责的评审意见,特别是哪种字数少于20个字的意见,会将这类评委列入黑名单,今后不再劳其大驾。
函评结果和获得资助的相关性
专家评审是一个决定申请书命运一个最关键的环节,这个环节和基金委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无论你看到的何种评价意见,都是评委自己独立做出的,与基金委无关。同为科研人员,我做为评委的时候,是非常尊重每一份送到我手上的申请书的,力气做到客观地评判每一份申请书。
我不敢说我做出的评价意见都是准确无误的,但是可以说,是没有掺杂任何一点非学术因素的,特别对不给予资助的申请书,我花的时间就更多,拿不准的意见,还会去查阅文献和资料。我和其他做过评委的同行也交流过,感觉大家的态度基本如此。辛辛苦苦准备了本子,最后没有拿到基金是一件十分沮丧的事情,特别是当课题组解不开锅的时候,或者是等着基金职称上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十分理解个中的酸涩。但是我想说的是,没有拿到基金更多的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特别是负面意见比较一致或者说比较接近的时候。有些本子连续几年都没有拿到,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遇到这样的本子,也曾动过一点恻隐之心,想放其一马,但是仔细看看又觉得硬伤太大,实在是放不过去。评委和申请人之间,有些是同行,有些素昧平生,有些有几面之缘,任何一个心理健全的评委都不会故意和申请人过不去的。
4. 选择上会名单
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评审意见陆续返回到基金委。最近这两年又多了个网评的环节,基金委收到的同行专家的评价意见后又选择一些专家进行网络评审。我没有参加这个环节的评审,所以网评如何进行我不清楚。基金委根据评审意见,提出是否进入会评(二评)的名单。
基金委又是如何选择上会名单的呢?基金委的各学科处按照当年的指标,提出推荐项目数(正选项目)和一定数量的候选项目数。选择的依据仍然是同行评价的意见。我在图2中列举了同行评议结果和推荐上会以及最终是否得到资助的相关性(这个数据是几年前的了,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了这个名单后,基金委选择专家组成,进行各学科的会评(二评)。
会评时,基金委会指定一名组长和副组长。评审组长将正选项目按照会评专家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分配参加会评的专家。会评专家参考初评的意见和自己的对申请书的判断提出意见。在这个阶段,少数进入会评的项目会落选。正选项目落选后,会评专家会从候选项目中挑选一些项目进入评审。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表决,表决过半的项目才能给予资助。会评专家通常是二年一届,最多连任两届。我最后一次参加会评的时候,规则又有些变化,如果在同行评议过程中被评为全优的项目,一般说就不在会评时就不进行讨论了,除非有会评专家提出明确的意见。
对于没有进入会评的项目是否还有机会呢,理论上的有的。如果有会评专家认为每个落选的项目非常好,那么他也是可以提出将这份申请书上会评议的。这个时候,他需要写出意见,并约另外一名专家推荐并上网公示。大家想程序这么复杂,那位专家会这么去捞项目呢。
什么样的本子能够最终拿到资助呢,请看图2。在当年有三位评委的时候,没有不同意资助的本子(3A、2A1B、1A2B、 3B)百分之百要推荐上会的。评审意见有较大冲突,但正面意见为主的本子(2A1C)的本子也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被推荐上会了。有一些不好也不坏的本子(1A1B1C)也有机会被推荐上会。
从评审结果看,绝大部分3A的本子能够拿到项目,2A1C的本子拿到项目的比例也不小,相反是平庸的本子(3B)在评审中最危险,仅有70%的本子能够拿到项目。现在规则已经有所改变,评委变成了五人,5A的本子获得资助的比例应该是100%了。所以,即使有某个评委给了差评也并非世界末日,只要获得其他评委的青睐,你如有很大的机会获得资助的。但是如果所有评委都给了差评,那么问题真的是在你这里。你如果还想拿到基金,唯一能做的就是重新准备本子连再战。
会评环节由基金委的学科处组织,有一定人为操作的空间。但是,总体上说,还是专家的意见在起着主要的作用。假如基金委某个处的处长是你的哥们,他能不能帮你呢?答案是能,但作用有限。如果你的本子初评结果很好,比如是3,或者2A1B(这类本子的最多),不用哥们帮你照进会评;如果你的本子初评不好,比如说2C1B,哥们想帮你也是无能为力的;你的本子在可上可下之间(2B1C),哥们也许能把你的本子放到会评名单,但是能不能通过还是两说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广大科技人员的依靠,是一个写好本子就能拿到研究经费的地方。我在科学院工作30多年,我主持的项目绝大部分来自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的研究工作早就进行不下去了。大家如果相信这一点,要拿基金就认真凝练科学问题,提出可行的有竞争力的项目,你一定会拿到基金的。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