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秋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气候特点就是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而对于高等教育体制中的人才评价机制,却恰如今日的秋分,评价机制的分水岭,不是那么汹涌,细水慢流,悄然而至。
土博与海归
不知道什么时候,土博士与海归总是会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而对比的结果总是土博“低人一等”。外来和尚好念经,很多情况下,土博要拥有远比海归更多的成果,才能享有或略低于海归的待遇。
随着发展,这种观念不但没有反转,甚至愈演愈烈!
早期,国内的科研条件与实力确实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国家也意识到这种情况,给予海归足够的待遇,以吸引人才回国。但是20世纪、21世纪科学的发展实在是太快,各个领域发展空前活跃,国内的科研水准飞速提升,很多学科的发展不断接近甚至超越许多欧美老牌科研强国,这个时候,早期设定的人才评价机制,就会愈加突显当下的矛盾!
每一次的机制改革,无不是需要一个足够的矛盾突出点,一个足够引起重视的导火索!
导火索总是会有的
2018年8月2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宣布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被认为开启了我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新时代。
伴随的另一个消息是:该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生邵洋洋,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原因是“从未来待遇和发展来看,优秀博士生毕业‘最好选择’似乎就是出国”。
该消息传出后在朋友圈火爆了一阵,而此前,她所在的研究所一直在积极挽留,事情到此并不会对评价机制产生影响,然而,转机来了!
在随后中科院举行的一次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针对上述事件发表看法: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学者,要不唯“出身和经历”,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给予他们与海外优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经费和生活待遇。
对于现有的人才评价机制,白院士同样给予了非常直面的看法,当前人才评价和激励政策过度看重“经历”和“出身”,而忽略了科研水平和科研贡献这个本质,有失公允,这对于刚刚走上科研道路的年轻人,可能会影响他们正确科研价值观的建立。
对于中科院系统之外的评价,如“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评审,白院士认为中科院要积极建议,但首先可在中科院系统内,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生和博士后,要采取特殊政策,给予他们与海外优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经费和生活待遇,必要时特事特办,使研究生不必为了‘海归’标签而出国”。
此乃庙堂惜才,心系土博,春天似乎要来了!
另一个重要节点:没有论文也能评教授
9月10号前后,南京理工大学56岁的应用数学系教师黄振友由副教授评上教授,着实刷爆朋友圈,新华社也专门报道了这个消息,一次普通的职称评定,为什么会在朋友圈刮旋风?
直接原因是黄老师教学备受好评,但论文不占优势,自1999年以来一直是副教授,今年成为南京理工第一位“教学为主型”教授。“第一位”没什么值得夸赞的,相反是值得深思的,因为今年都已经是2018年了!
而南京理工是2016年启动实施职称评审改革,相信黄老师不是唯一的一个,同类型的老师应该还有不少,这条消息在朋友圈的“火”,必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大家的共鸣,事情本来就该这样的,却没这样!
要相信作为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的重点大学,职称评审改革不是说改就可以改的。
政策虽然姗姗来迟,但是总算来了!
9月21日教育部的重锤
“长江学者”有了新的管理办法,包括针对个人的方案,针对申报单位的约束,就如之前我们推送的文章中描述的那样!
“针对个人的方案
1、新的管理办要求使用长江学者称号时必须注明入选年度。
2、聘期结束后不得在项目申报、评审评价中使用称号。
3、建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退出机制,违反师德师风、学术道德规范,情节严重的,强制退出。
4、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每学年需讲授一门本科生课程,并且在每年核查受聘专家到岗情况时,教育部还将同时核查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5、对于无法完成聘任合同、不按合同履约、违规违纪等情况实施退出的,一律撤销称号。
6、《管理方法》提出,解约退出的,自退出之日起2年内不得再申报国家、各部委高层次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强制退出的,不得再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
7、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左右,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50名左右,聘期为3年;青年学者300名左右,聘期为3年。
政策倾斜
本次新发布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长江学者向改革倾斜、向一流倾斜、向西部和东北地区倾斜、向青年倾斜、向哲学社会科学倾斜等方向。
针对高校科研单位的约束
高校若存在违规引进人才,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等情形,教育部将对高校进行通报批评。
情况严重的停止下一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推荐资格。
总的来说,就是鼓励东部地区优秀人才到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应聘,东部地区高校不得招聘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选。从国内其他高校招聘候选人的,需由候选人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函。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随着国内的科研实力不断提升,重大的科研成果频出,现有的人才评审机制,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些矛盾点,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中办国办在7月份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对“三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进行了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建设措施作出了安排,共计4方面18项具体政策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评”改革打破了“四唯”倾向——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把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重要学术组织或期刊任职、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建立以科研水平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任何体制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考验打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
希望评价体制日趋完善,为人才服务,也希望国内的科研水准扶摇直上,越来越强!
更多关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蚀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动态,我们网站会不断更新。希望大家一直关注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ecor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