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刚刚出炉,2019年国家科技奖的提名工作已经拉开帷幕。
1月11日,教育部正式公示了2019年拟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共有129项成果获得提名。其中,最高科技奖5项,自然科学奖59项,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40项,专用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示。
国家科技奖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最高奖了。2018年度最高奖分别授予刘永坦院士和钱七虎院士,两位科学大家都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从事非国防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无人获奖也是有点可惜。
截止到2019年1月11月,教育部共提名5位最高奖候选人,分别是北京科技大学葛昌纯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姚熹院士、北京大学陈佳洱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除了教育部外,目前其他部委提名的2019年最高奖候选人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中南大学何继善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李立浧院士、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赵梓森院士等。考虑到可能还有从事国防领域工作的科学家入围候选名单,2019年最高奖的竞争将异常激烈。
教育部本次还提名了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上海交通大学谭家华教授牵头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此外,教育部还提名了1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牵头的“固态自旋量子调控及其应用”项目)、2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牵头的“循环miRNA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及诊断试剂盒研发”项目和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教授牵头的“玉米单倍体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项目)、3项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分别由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天津大学苏万华院士和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院士领衔)以及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教育部拟提名2019国家奖项目的第一完成单位上来看,清华大学最多,达到13项,包含7项自然二等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南京大学共提名11项,数量位居第二位。北京大学共有10项,位居第三位。上海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各有7项。其他高校提名项目数少于7项。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获得教育部提名的2019年国家科技奖项目还有部分来自地方高校,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扬州大学等。教育部拟提名的2019年国家科技奖项目如下(不含内部公示的专用项目):
教育部拟提名5位最高科技奖候选人简历
北京科技大学葛昌纯院士
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平湖。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在第一线从事核材料、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我国粉末冶金奠基人之一、核反应堆材料和先进陶瓷开拓者之一。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被中国金属学会授予“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中,分析推导了复合分离膜一系列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制造复合分离膜的工艺路线,为研制后续各种复合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先进陶瓷研究中,提出复合氮化物作为氮化硅的新型烧结助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性能,研制成功高性能的陶瓷刀具。开展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解决了Si3N4、AlN及其复相陶瓷燃烧合成中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开拓了功能梯度材料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前景。
1985年“乙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项目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葛昌纯是第一发明人,对此项发明的九项发明权限中的六项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续研制成功的丁种、戊种和己种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刘盛纲院士
电子物理学家。1933年12月25日生于安徽肥东。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通过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式静电强流电子光学系统并进行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广义的强流电子轨迹方程建立了以电子回旋中心坐标系为基础的电子回旋脉塞的动力学理论体系提出并建立了静电电子回旋脉塞的概念与线性及非线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静电自由电子激光的新概念及其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特殊准光学谐振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发展了相对论空间电荷波理论和自由电子激光的空间电荷波理论。近年来又提出了电子注-波-等离子体三体互作用理论提出了离子通道混合不稳定性理论及离子通道电磁波泵自由电子激光及其理论,并发展了微波等离子体激发准分子激光的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工作,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姚熹
材料科学家。1935年9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82年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教授。1987年当选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美国陶瓷学会会士。2007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从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并采用计算机电路模拟方法,计算出了晶粒大小和取向都随机分布的多晶聚集体的介电频谱,其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陈佳洱
核物理学家 1934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与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我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主持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结合加速器项目深入研究束流物理,在提高束流输运和利用效率方面作出了贡献。 代表论着《陈佳洱文集》。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一等奖)。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1939年12月31日生于江苏泰县,籍贯江苏镇江丹徒。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1年获该校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 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2年被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武汉大学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
1982年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1985年提出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20世纪90年代从事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领导研制了吉奥之星GIS系列产品、方略多媒体视频会议系列产品和立得3S汽车道路测量与导航系统等高科技产品。代表作有《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和《解析摄影测量学》等。曾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2002年度最高科技奖、德国“汉莎航空测量奖”、199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