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科技的78项重要进展和事件
2019-01-14 12:25:24
作者:李万 来源:三思派
刚刚过去的2018年,世界科技继续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这让人们日益坚信,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过程中。
一、深空·深海·物质深层
>>>> 1. 中国发射首次超过美国。整个2018年,中国发射了39次,其中航天科技37次、航天科工1次、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1次(不幸失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年度航天发射数量最多的国家。截止12月27日,全球发射已达108次,是冷战后首次超过100次;30年后,人类又一次发射重型火箭。
>>>> 2. 美国“洞察号”成功着陆火星。在历经6个多月、总飞行3亿英里之后,洞察号(Insight)抵达火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8次将探测器成功送上火星地表,成为第三个正在服役的火星探测器。它已从火星传回了火星的风声,携带的仪器还可以探究火星内部构造。另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两枚微型立方体卫星跟随到达火星轨道,充当洞察号的信号中继器。因火星表面刮起全球性风暴,“机遇号”于6月份“失联”。“好奇号”在风暴过后,又开始正常工作。
“洞察号”在火星表面工作(想象图)
火星表面刮起全球性风暴
>>>> 3. 火星表面发现液态水。意大利科学家通过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在火星南极1.5千米的冰盖下,首次发现了数米深、直径约20千米的高盐度液态湖泊。这是火星探索历史上的重大突破。
火星表面发现高盐度的湖泊
>>>> 4. 美国发射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帕克探测器在随后大约8年内,将完成24次绕太阳轨道的飞行,与太阳表面的距离最近时仅有610万千米,将成为首个进入日冕层的飞行器。“帕克号”打破了尘封40多年之久的最快人造物体记录。
帕克号太阳探测器
>>>> 5. 欧日联合首次发射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由水星行星轨道器(欧空局)和水星磁层轨道器(日本)组成,它们在抵达水星时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高度的互补轨道。这是欧空局第一次,人类第三次向水星发射探测器。因为距离太阳太近,水星探测非常之难。
>>>> 6. 小行星探测前赴后继。日本“隼鸟2号”飞抵小行星“龙宫”,预计2020年底返回地球。美国小行星取样探测器OSIRIS-Rex抵达一颗名为“贝努”(又译为“不死鸟”)的小行星,并发现水的存在。据估计,贝努将可能于2135年撞击地球。第一个小行星探测器“黎明”工作11年后即将“退役”,它先后探测了灶神星和谷神星,据信这两颗小行星占整个小行星带质量的45%。小行星蕴含着太阳系早期的秘密,有些小行星因拥有巨量贵金属甚至还具有巨大商机。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拍摄的小行星“龙宫”表面
艺术家概念下的OSIRIS-REx与贝努小行星(图:NASA/Goddard/Chris Meaney)
>>>> 7. 嫦娥四号前往月亮背部。目前已成功进入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之前发射的“鹊桥”中继卫星,首次实现国际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和中继通信。有趣的是,嫦娥四号还携带了一个密闭的罐子——内有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营养液和空气,它将验证生物能不能在月球表面活下来。
嫦娥四号携带着陆区器和月球车
>>>> 8. 俄罗斯载人飞船发射失败。10月11日,俄罗斯“联盟MS-10”飞船搭载“联盟-FG”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起飞约119秒后,第二级发动机突然关闭,此后乘员舱与火箭紧急分离,并抛出降落伞着陆。飞船上的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均告生还。12月3日,载人飞船复飞,成功把三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联盟-FG”型运载火箭发射
>>>> 9. SpaceX重型猎鹰火箭成功首飞。2月7日,SpaceX成功发射重型猎鹰火箭,上面搭载了一辆特斯拉红色敞篷跑车Roadster,车座上还放置着一个假人模型。
SpaceX成功发射重型猎鹰火箭
>>>> 10. “新视野号”在“天涯海角”发回新年祝福。2006年发射的“新视野号”已经奔赴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2019年元旦,它掠过一个小行星2014MU69(征集命名为“天涯海角”),此时距离太阳43.4个天文单位(日地距离)。值得一提的是,11月,“旅行者2号”穿过日光顶层(heliopause),成为继“旅行者1号”器之后第二个远离太阳的人造物体。
“新视野号”拍摄到的第一张2014MU69的照片
>>>> 11.望见宇宙的黎明!科学家探测到第一批恒星的信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座地基天线,探测到宇宙大爆炸1.8亿年后第一批恒星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意外的是,该信号比理论预测的要强两倍,被认为可能受到了暗物质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