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官网发文《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通过中期评估》称:8月21日,贵州大学举行“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会,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4名学科知名专家对贵州大学及其植物保护学科建设进行评估后认为,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达成,通过中期评估。
此次评估邀请了向仲怀、荣廷昭、罗锡文、李玉、陈温福、陈剑平、张洪程、康振生了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朱恩林、李召虎、周雪平、彭友良4名学科知名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确保评估的专业性、有效性、权威性。
有理由推测,众所关注的“双一流”中期评估,已正式启动。
相关高校的资讯显示,近期的确有部分高校公布了和双一流中期评估有关的动态,有些高校是直接文中提及了“通过评估”的结果,有些则是进行了自评或是专家调研指导。
清华大学
8月20日,清华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科群“双一流”建设中期专家评审会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02会议室召开。
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彭刚,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杨殿阁,智库中心主任苏竣,文科建设处处长孟庆国,以及公管学院院长江小涓、学术委员会主任薛澜,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中英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公管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主持。
经评审专家集体讨论形成评审意见,一致认为清华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科群按照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和整体布局,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以应用研究为导向,大力促进学科交叉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目标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总体符合建设进度和目标要求。
北京大学2019年8月14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群“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会在理科二号楼2111会议室举行。
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谢冰教授代表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在内的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群做了中期自评估报告,重点介绍了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间,相关单位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及信息学院运行机制调整等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和后续进一步深化以作为实体单位承担学科建设的具体任务。
专家组组长孙家广教授和其他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充分肯定学科建设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卓有成效的本科生及其拔尖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下大力气引培,有效提升教学科研人才队伍总体水平;在碳基电子器件与电路集成、量子磁探测与时频传递收发、神经形态器件芯片、自然语言处理、人机物融合操作系统等研究方向处于国际领先行列,整体保持国际前沿地位。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学科群下一阶段的建设提出了中肯且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北大的学科建设不仅做到指标领先,更要在精神和理念上敢于坚持自己,引领全国。专家组认为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群符合“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要求,达成中期建设目标,取得预期成效;一致同意通过中期评估,建议继续确保投入,促进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群的发展。
宁波大学
8月16日,“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教育部专家组入校调研指导工作会议在学校碧华厅召开。江苏省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陈骏,南京大学金飚兵教授、丁爱军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存法教授,南京大学陆现彩教授一行5人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陈骏院士任专家组组长。宁波市委副书记宋越舜,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达,校党委书记薛维海,校长沈满洪等陪同调研并座谈。调研座谈会由薛维海主持。
陈骏代表专家组讲话,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任务和要求,并对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在听取相关汇报后,专家组围绕学校整体建设及学科群建设学科目标、任务的落实完成情况,建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及中期评估进行了指导;专家组也听取了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关于国家“双一流”的相关建议。
河北工业大学
8月17日,河北工业大学召开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工作会。由中国工程院杜善义院士担任组长,中国科学院范守善院士、陈维江院士,中国工程院邓宗全院士、赵春江院士为成员的专家组对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进行了评估和指导。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廷山、高教处处长彭继东、调研员高明,校领导李强、韩旭、李延涛、段国林、赵斌、李铁军,以及各学院主要领导、学科带头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校长韩旭分别从学校基本情况、建设目标和主要措施、主要建设成效和标志性成果、总结诊断与改进措施四个方面向专家组汇报了学校“双一流”的建设情况。
专家组对学校“双一流”建设进行了指导,并对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展与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组一致认为,通过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河北工业大学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改革与创新迈出新步伐,学校和学科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在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领域形成了特色优势。
新疆大学
8月18日,新疆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校外专家评审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段雪教授,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玉光,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郑小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闻立杰副教授,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正处级调研员朱瑞鸿,自治区教育厅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李亮等七位专家应邀对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期完成情况进行调研指导。
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强汇报了学校“双一流”整体建设成效及中期自评情况;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负责人孟凡丽,副校长、化学学科群负责人贾殿赠,党委常委、副校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负责人贾振红分别汇报学科群建设情况。各位专家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对进一步加快“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中肯地指出了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
专家组组长段雪教授在意见反馈时指出,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逐项对照学校既定目标任务,从符合度、达成度和标志性建设成效三方面充分展示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希望学校通过自评,不断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和学科建设质量,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浙江大学
8月20日,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专家评议会在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举行。会议对照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梳理总结中期建设成绩和不足,提出下阶段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改进措施,强化一流对标找差距、寻短板,推动“双一流”加快建设、特色建设、高质量建设。校长吴朝晖院士主持会议并讲话。
专家们听取了发展规划处的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汇报,对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成效表示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学校进一步聚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突出立德树人和担当未来教育使命,规划具有引领性的学科方向和前沿布局,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具有浙大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理念和路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8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交流中心210会议室召开“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专家评审会。会议特邀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金宁一研究员,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原校长周光宏教授,水利工程专家、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谈广鸣教授,资源与生态环境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青海师范大学校长史培军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教授组成专家组,黄达人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
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在会上致辞并介绍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组织与开展情况
会上,校党委书记李兴旺致辞并介绍了学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组织与开展情况。随后,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校长吴普特关于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展情况汇报,以及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动物生物技术、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5个学科群建设情况汇报,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突出学科特色、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并讨论形成评审意见。
专家组认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和学校建设方案扎实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推进措施有力,发展态势良好,整体建设成效突出,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学科群建设机制具有创新性,探索出一流学科建设的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可复制性和可借鉴性。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技术成果研发与社会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取得了一批在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体现了学校既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又把“论文”写在国际顶级期刊上的使命担当。
西北工业大学
8月19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估会议在友谊校区举行。会议邀请了两院院士、毕业生雇主单位负责人、校友代表、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人、校内知名学者代表等16人组成专家组,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展开了评议。全体在校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3+2”学科(群)负责人,各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张卫红主持会议。
副校长宋保维从“双一流”自评工作的组织实施,建设的符合度、达成度,“双一流”建设标志性成效,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等四个方面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听取并审阅了自评材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问询。专家组认为,西北工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建设的符合度、目标的达成度高。学校“双一流”建设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展现出很好的上升态势,为“双一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专家组对自评报告,以及学校人才培养、人才引育、学科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学校能以中期自评为契机,不断提高各方面发展建设水平。
类似的消息还有很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8月17日迎来了以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院士为组长的五人专家组,该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调研,并指导了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中期自评工作。专家组认为南信大学科特色显著,同时充分肯定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成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
8月13日迎来了以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金力为组长的专家组,该专家组现场指导了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天津工业大学8月1日迎来了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院士为组长的六人专家组,学校领导向专家组汇报了“双一流”建设进展情况,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
时间再往前一点,今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了“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推进会;以中南大学校长田红旗院士为组长的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专家小组到福州大学现场指导“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工作……2019年似乎成为“双一流”高校中期评估年。
众所周知,“双一流”建设实行的是动态管理,有关部门会跟踪建设情况,并对建设进展进行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这是它与“985工程”建设和“211工程”建设最本质的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近段时间开展的中期评估不属于期末评价,应该属于建设过程中的评价。根据“双一流”建设方案,相关部门会根据过程性评估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名校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也就是说,如果在中期评价中“表现不力”,就有可能被减少支持力度。
但若中期评估不通过,会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影响后期的支持力度是肯定的,其次,很可能被踢出“双一流”建设队伍。因为“双一流”建设“机制创新”内容中明确指出“若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然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逐渐深入人心,“双一流”头衔对高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吸收新成员进入“双一流”建设队伍,或从“双一流”建设队伍中踢出一名成员,都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所以相关部门非常慎重,对评估过程和评估方式也格外谨慎,评估结果不仅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整体自评报告,还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力求公正客观。
至于这次大规模的中期评估会不会有高校不通过,大家是怎么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