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智慧铸管-耐蚀钢铁材料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Intelligent Ductile Iron Pipe-Corrosion Resistant Steels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管理后台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历年国家优青:中科院研究院所哪家强?
2019-09-02 09:36:47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青塔

随着双一流的中期考核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日渐临近,各大高校对于人才尤其是各类国家级人才可谓是及其重视。其中,国家杰青和国家优青已经成为中国人才梯队最重要的两个台阶,几乎是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单位所必争的人才。之前青塔已经统计了国内高校历年来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可以反映出各大高校在青年人才上的实力,那么科研机构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又是多少?哪些科研机构更占优势呢?


小编统计历年来国内科研机构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结果供大家参考。


从统计结果来看,2012年-2019年共有151家科研机构(不包含普通高校、军校),总共691人获国家优青项目,占总人数的20%左右;其中,中国科学院系统为581人,为科研机构的主要单位,占比超80%;其他单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中医药科学院、解放军科学院等单位,但所占比例较少;


从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来看,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入选人数最多,达到了39人,远超其他单位,这一数量完全不弱于一部分双一流高校;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和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入选人数分别为25人和24人,位居各科研单位第二和第三位;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入选人数各为20人;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人数较多的单位还有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其中,仅有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入选人数超10人,其他入选人数超10人的单位均是中科院系统,可以看出,中科院系统的科研地位之高、实力之强,无法撼动;


1.jpg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成立于1999年7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原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脑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经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组建而成,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等也先后整建制并入。


上海生科院共有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健康科学研究所、营养科学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中科院-二军大转化医学研究院等10个研究机构(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为独立法人研究单元),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等2个支撑单元,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上海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湖州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化中心等5个院地合作共建机构。


2.jpg

 

 

上海生科院共有在职职工207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9人、研究员320人、高级工程师以及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74人。


3.jpg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 


截至2018年底,化学所共有在职职工61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113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6人。共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0个。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优青19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9人。现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1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4人。化学所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1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 


化学所是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并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1031人,其中博士生712人,硕士生319人,有在站博士后96人。


化学所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先进高分子材料国防科技创新工程中心,1个分析测试中心。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简称生态环境中心)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建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是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研究机构。


生态环境中心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6个所级实验室及若干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所级实验室包括:生态环境中心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科学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中心;支撑服务系统平台包括:文献信息中心(下设7个期刊编辑部)、大型分析仪器实验室、二噁英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和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其中二噁英实验室为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为计量认证实验室。生态环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截至2018年底,生态环境中心有职工50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4人,正高级研究人员110人,副高级研究人员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生态环境中心组建有“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等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饮用水安全”等3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团队。


2019年科研机构(不含高校、军校)国家优青项目名单:

 

4.jpg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