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铬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15-04-02 11:14:52
作者:本站整理来源:=$docheckrep[1]?ReplaceBefrom($ecms_gr[befrom]):$ecms_gr[befrom]?>
我国有近70个主要铬渣污染场地,加上大量电镀和皮革等企业,造成严重土壤铬污染,威胁或危害着地下水及饮用水源。但是主要由于技术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铬渣污染场地修复的工程项目。
近日,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在铬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有别于传统的稳定固化,是一种全新的土壤修复理念,将极大促进我国铬污染场地的全面修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近年来,国内一些其它类型场地修复实践表明,严重污染的地块不适宜商业或居住开发,异位处理后的土壤去向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通常,铬渣场地的污染非常严重且危害巨大。一些场地的调查数据显示,铬污染已经迁移到地下20米甚至更深。因此,铬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成了我国亟需攻克的重大环保和民生问题。
影响六价铬在土壤中分布和持久性的因素包括酸碱性和矿物质等。铬污染土壤原位修复传统技术包括物理的淋洗、化学还原和生物代谢还原等,但是这些技术对场地土壤都有较为特定的适用条件要求。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在引进欧洲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经过近2年的攻关,创新研发了一种铬污染土壤原位阻隔固定一体化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通用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也适用于其他类型重金属土壤。
该技术采用土壤原位注射药剂,通过控制药剂沉淀发生的时间,在预定的污染区域形成石膏晶体,包裹铬污染,防止铬的氧化,产生阻隔墙,同时堵塞土壤中水的渗透通道,达到固定土壤中铬的目的。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指出,土壤修复技术重点研发污染土壤原位稳定剂等,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推广应用。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将争取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陆续在选定的场地推广运用该技术,开展铬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试点示范。欢迎各地政府、环境保护局、场地业主和土壤地下水修复企业采用该创新技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