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智慧铸管-耐蚀钢铁材料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Intelligent Ductile Iron Pipe-Corrosion Resistant Steels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管理后台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一网打尽所有先进新材料
2016-06-13 10:54:29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中国国腐蚀与防护网

  “神奇材料”石墨烯


  锂电池里添加一种神秘的复合导电粉末,有望实现手机“秒充”。


  它如此之薄,1克展开面积2630平方米!这种类似科幻名著《三体》中“二向箔”的神奇材料揭开面纱,从实验室走进现实生活。它,就是石墨烯。


  目前,石墨烯产业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中国制造2025》首个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把它列为前沿新材料之一。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将加快突破新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工信部等部委也联合发文,提出要将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


 
这一“横空出世”的新材料到底神奇在哪里?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何时才能迎来属于它的大时代?

 115.jpg

 



  石墨烯,实际就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铅笔芯用的石墨就相当于无数层石墨烯叠在一起。


  听起来稀松平常的石墨烯,却有诸多独一无二的特性。通俗来说,目前自然界中,这东西最薄、最结实,导电性极好,在工业领域中几乎无所不能。


  石墨烯有多薄?厚度仅为普通纸张的十万分之一。


  石墨烯的发现者、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这样描述石墨烯:可以被无限拉伸,弯曲到很大角度不断裂,可以抵抗很高的压力,同时还有着非同寻常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石墨烯电阻率极低,电子能在其中极为高效地移动,这使得石墨烯有非常好的导电性。相关专家介绍,如果将石墨烯与电子元件、电子设备进一步结合使用,可以增强储电设备的储电率,提高储电性能。


  虽然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但石墨烯却是非常强韧的材料。通俗地讲,它强过钻石,“秒杀”钢铁。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如果用一个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本身重量不足1毫克,可以承受1公斤的重物。


  石墨烯还具有“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零渗透特性。如果给船体涂上石墨烯涂层,就好像穿上防腐“铠甲”;如果发生化学品火灾,一张石墨烯薄膜可以把火灭掉。


  石墨烯的惊奇之处还远不止此。1克重的石墨烯展开后面积为2630平方米!这么大的比表面积(物理用词:1克固体拥有的总表面积)使其拥有超强的吸附性。


  未来可应用于哪些领域?


  服务国民经济、百姓生活用途广泛


  随着科研发展,目前,石墨烯系列产品开始走入百姓生活。不久前在青岛举办的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石墨烯理疗、保暖产品、LED用高导热石墨烯复合材料、石墨烯防弹材料等20余种石墨烯产品全新推出。


  在石墨烯的诸多应用中,最受普通大众关注和期待的,是它改变手机等电子设备产品功能的可能性。


  智能手机刚出现的时候,长时间通话、玩游戏,手机就会发烫。如今这一问题基本解决——因为石墨烯材料极好的导热性得到了应用。常州市某科技公司近年来生产出石墨烯导热材料,迅速被应用在智能手机上,成为小米等手机的大客户。公司销售额在3年内从600万元“爆发式”增至2亿元以上。


  智能手机触控屏的性能提升将直观地改善用户操作体验。上个月,我国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压力触控传感器,这一技术应用于智能移动终端电子产品上,可实现多级按压感应、轻按、轻击、指甲敲击、壳体振动等多项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已成功制备出国内首片15英寸单层石墨烯触摸屏,并正在开发系列基于石墨烯的柔性传感器件。今后手机、电脑的显示屏将超薄、超轻,可弯曲。


  石墨烯另一个备受期待的贡献就是改进锂电池性能。据介绍,简单讲,在锂电池中加入石墨烯复合导电粉末,充电更快、容量更大、寿命更长。这有望让手机“秒冲”、电动汽车告别几小时充电成为现实。


 
被科学家预言将“彻底改变21世纪”的石墨烯,还有什么令人期待?


  根据此次三部门印发的《意见》,未来石墨烯将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石墨烯薄膜、石墨烯功能纤维的穿戴产品的开发,也让这一新材料更好地服务民生。


  石墨烯时代还有多远?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本身就有生产石墨烯的独特优势。据统计,我国石墨矿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的75%,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70%。目前,我国石墨烯企业已超过百家,并在常州、无锡、青岛、深圳等地形成产业集群。


  业界普遍认为,经过自主系统研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质量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石墨烯材料在储能器件、改性材料、智能穿戴等产品上的应用效果逐步显现,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国石墨烯材料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


  把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国家政策指明了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路线。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是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元年,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将真正迎来春天。


  前景美好,“烯”望无限,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仍有诸多短板亟待补齐。


  据相关专家介绍,要实现石墨烯的“明星”应用,需要生产出低成本、高品质的石墨烯成品。但要制出这种石墨烯我们在技术层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欧盟在2013年初对石墨烯作为“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给予10亿欧元的资助,这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投资。而我们的投资力度还较弱。而且,我国的石墨烯高端专业研发人才缺乏,研究力量也较为分散,亟须建立一条完整的石墨烯研发、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化研究和产业化生产环境,强化分工合作共同对石墨烯的应用市场进行培育与开拓。


  此外,虽然石墨烯研究应用发展迅猛,但石墨烯的研究单位和企业在石墨烯的定义、性能、制备方法等行业技术核心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石墨烯标准尚需进一步规范。


 
3D打印材料

 

 

116.jpg 

  虽然说3D打印在国内近几年热度才升起来,但就国际而言,3D打印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兴起了。国际范围内,美国Argen Corporation(在牙科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有实力),美国Carpenter Technology,德国Concept Laser, 英国CPM,德国EOS,意大利Legor Group,英国LPW Technology,美国Pyrogenesis(在国防领域尤其擅长),瑞典Sandvik,德国SLM Solutions等企业在各自的金属打印领域提供了一系列的行业解决方案。相比国外,国内金属3D打印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这也促使国内致力于3D打印金属材料的企业和机构自主研发金属3D打印材料。


  金属3D打印材料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例如,石化工程应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注塑模具、轻金属合金铸造、食品加工、医疗、造纸、电力工业、珠宝、时装等。


  但是,因为金属3D打印材料本身的材料属性,其都有特定的应用领域范围,因此,金属3D打印材料选择的过程是一个权衡多个因素的过程。而且,3D打印金属不能仅仅凭借金属3D打印机的参数来衡定,每种金属材料都有适合自身特性的极限点,包括应用、功能、稳定性、耐久性、美观性、经济性都是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


  现今,国内外金属3D打印机采用的金属粉末一般有:工具钢、马氏体钢、不锈钢、纯钛及钛合金、铝合金、镍基合金、铜基合金、钴铬合金等。


 
碳纤维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从碳纤维说起。碳纤维只是一种纤维,只用它是无法制造出部件的。所以,碳纤维要和树脂一起制成复合材料使用。根据所用树脂种类的不同,以及碳纤维品种、状态(可制成织物及短纤维等多种形态)的不同,制成的CFRP的特性也大不相同。单是主要的中间基材(成型材料)就有4种。这些中间基材及成型材料对应的主要成型方法也不一样。

 117.jpg

 


  CFRP使用的树脂有两大类,一类是环氧树脂及非饱和聚酯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另一类是聚丙烯(PP)及聚酰胺(PA)等热可塑性树脂。这两种树脂的特性有所不同。


  热硬化性树脂在碳纤维浸渍阶段为低粘度单体,之后,随着成型时的加热发生聚合,变成聚合物(树脂)。由于聚合反应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成型周期通常较长。利用制造飞机结构件时使用的热压罐法,加热时间达到2~4小时。


  而使用热可塑性树脂时,其成型与通常的树脂成型基本相同,小尺寸部件的射出成型可在10秒内完成,即便是非常大的大尺寸部件的冲压成型,也可在1分~数分内完成。由于加工效率高,因此可轻松实现低成本化。不过,与热硬化树脂相比,热可塑性树脂的熔融粘度较高,所以加工大尺寸部件时必须使用大型冲压机。


 
高熵合金


  高熵合金概念由台湾科学家叶均蔚于1995年提出的。高熵合金含有多种主要元素,每种元素介于5%-35%之间。传统金属则是以一种元素为主,而高熵合金是多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高熵合金是一种颠覆数千年以来的合金制备方法。与传统合金相比,高熵合金表现出更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等等。


  但是,高熵合金的机理及其科学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目前的高熵合金体系也只是通过“鸡尾酒”方法调配而成, 还没有科学系统的选择合金元素的理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