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及防腐措施
2016-10-25 12:25:33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网络
(1)晶间腐蚀
自20世纪20年代应用奥氏体不锈钢以来,发现这类钢焊接后,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时,离焊缝不远处会出现严重的晶间腐蚀。这是因为焊接时焊缝周围有一温度为450~800℃的过渡区(热影响区),这一温度导致沿晶界析出(Cr,Fe)23C6碳化物,从而使晶界区域的铬含量降低。由于铬的扩散较慢,贫铬区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恢复,使晶界附近区域的铬含量被降到n/8量限度以下,因而耐蚀性显著降低。
近年研究证明,这种晶间腐蚀不仅仅发生在铬钢、铬镍钢中,在镍、铜、铝基合金中也会存在。晶间腐蚀的机制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①腐蚀与保证材料在该介质中耐蚀元素沿晶界区贫化有关;
②腐蚀由降低基体耐蚀性的表面活化元素沿晶界偏析所引起;
③腐蚀与沿晶界析出物低的化学稳定性有关。
(2)防腐措施
根据形成晶间腐蚀机制,工程上为防止晶界腐蚀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降低钢中含碳量;
②在钢中加稳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Ti及Nb),析出相应的特殊碳化物,消除晶间贫铬区;
③奥氏体不锈钢经1050~1100℃固溶处理,保证单相固溶体组织;
④对非稳定钢进行退火,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消除贫铬区,碳化物转变为Ti、Nb的特殊碳化物,保证耐蚀所需的固溶体含铬水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