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Xinxing Ductile Iron Pipes Co.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智慧铸管-耐蚀钢铁材料数据中心
National Materials Corrosion and Protection Data Center
Intelligent Ductile Iron Pipe-Corrosion Resistant Steels Data Center
中文 | Eng 管理后台 数据审核 登录 反馈
催化重整装置脱水塔进料换热器腐蚀
2019-04-30 10:10:25 作者:本网整理 来源:设备管理与防腐

 一脱水塔换热器概况某石化炼油厂催化重整装置脱水塔进料换热器H-202/4,用于重整蒸发脱水塔进料与塔底产物的换热,此换热器于2002年10月安装投用,换热管材质为10#,规格φ25×2.5,换热器设计、操作参数如下:

 
 

设计条件

操作条件

管程

壳程

管程

壳程

压力MPa

2.5

2.5

0.73

1.18

温度℃

200

200

200/110

80/160

介质

汽油 氢气

汽油 氢气

汽油 氢气

汽油 氢气

 

2012年4月装置停工检修期间,委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对H202/4进行了腐蚀检查,对换热器芯子外观检查,管束内腐蚀较轻微,管束外铵盐较多,管束经冲洗后,外表良好,无明显腐蚀,可以继续使用。同时对芯子试水压,无换热管泄漏,满足继续使用条件。检修期间设备状况如图1~2所示:
 
 
7.jpg
图1  换热器芯子管端    
 
           8.jpg                   
图2  清洗后的换热器管束和折流板                      
 
二换热器泄露经过
 
2013年1月,换热器H-202/4出现内漏,换热器检修打开检查发现换热器管头完好,腐蚀轻微,检查管束发现换热管外有一层锈皮,换热管表面及换热管之间有杂质(如图3所示),换热管表面见明显腐蚀坑,呈均匀腐蚀状,经试压,发现下部有一根换热管泄漏,且泄漏量较大,抽芯子后对外表面检查,发现管束下部较腐蚀较其它部位偏重,对管束下排全部四根换热管进行了堵管(如图4所示,下部右数第二根为试压发现的泄漏换热管)。
 
9.jpg
 
图3 管束外观(局部)
 
10.jpg
图4 H202/4管束堵管情况
 
 

三换热器泄露原因分析
 
从管束外观看,管内腐蚀较轻,腐蚀主要集中在管束外部。换热管的腐蚀主要为管外腐蚀。换热管外有一层锈皮,锈皮呈黑亮色,遇空气有氧化、自燃现象,说明锈皮中含有FeS。从工艺流程上,壳程为未经过除硫的原料,管程为经过除硫的原料,管程介质的腐蚀性较壳程低;从试压结果和堵管情况看,发生泄漏管子都集中在管束底部,为换热管束比较薄弱易腐蚀部位。

01 H2S+HCl+NH3+H2O体系腐蚀
 
在预加氢部分,由于重整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硫、氮、氧、氯等化合物,在预加氢过程中会与氢反应生成H2S、NH3、HCl等,继续反应生成FeS等锈蚀产物,由于HCl的存在,破坏FeS等锈蚀产物膜,产生小的锈蚀坑,在有微量水存在的情况下,同时形成典型低温电化学腐蚀H2S+HCl+NH3+H2O环境,从图7中灰白色的活化点已经形成,此处的锈蚀产物膜已经被破坏,由于腐蚀点相对整个管束来说面积较小,形成典型的小阳极大阴极,腐蚀速度将加倍增加。

2012年10月份以来,由于原料变化,重整原料的硫含量有所上升,对比9月份和12月份重整进料的硫含量,9月份硫含量平均为277mg/Kg,12月份的硫含量平均为330mg/Kg,尤其是12月份曾有连续3天达到400mg/Kg以上;原料硫含量从2012年11月份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原料中硫含量的增加加剧设备的腐蚀。

02 铵盐腐蚀
 
在预加氢通氢过程中,脱卤素反应生成HCl和脱硫反应生成的H2S,与脱氮生成的NH3反应生成铵盐,从图2可以看出管束外表面附着着较厚的一层铵盐。

脱水塔进料换热器H-202/4壳程存在铵盐的腐蚀,铵盐的腐蚀表现为堵塞及垢下腐蚀,从2012年检修拍的图2可以看出,在换热管外壁存在大量铵盐,此次换热器检修抽芯子未见铵盐,因为此前对管束进行吹扫试压,铵盐已经溶解在水里。2012年检修期间对铵盐进行分析,是硫氢化铵和氯化铵的混和物,氯化按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为白色粉末,360℃升华成气态,遇少量的水易结晶,H-202/4壳程压力1.18Mpa,在此压力下水的露点123℃,即在123℃以下反应生成的氯化铵会遇到浮悬于油中的水而产生结晶,并在管箱端部、管板等低流速的地方沉积下来,自下而上发展,越来越多,形成垢下腐蚀。

03 结论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而且有微量水的情况下,存在低温H2S+HCl+NH3+H2O环境,在此腐蚀体系中,氯离子起主导作用,壳程氯离子的来源主要来自原料,原料中的氯主要来源于原油中有机氯,这部分氯在常减压电脱盐时无法脱除,近些年油田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而使用含有有机氯的注剂,造成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增加,这部分氯被带到下游装置,对设备产生强烈腐蚀。而预加氢反应过程产生的铵盐,在换热器管箱端部、管板等低流速的地方沉积,对换热器管束腐蚀主要表现为堵塞及垢下腐蚀。

两种腐蚀形态同时存在又相互作用,而从2012年11月份以来的原料中硫含量上升,加快了芯子的腐蚀速率,最终导致换热器管束腐蚀泄漏。

四防腐措施
 
01 钛纳米聚合物防腐
 
钛纳米涂层换热管束已经在某石化公司炼油厂使用多年,应用效果显着。该项技术具有以下特点:耐蚀性好;管内外表面光洁度高,减少了管内外垢层的沉积;导热性好,热效率高,具有吸热和导热双重功能,是一种节能的换热管束;维护检修方便;具有高活性和高扩散性,可实现涂层无漏涂针孔;解决了环氧胺基涂料防腐管束外壁不耐油汽腐蚀的问题;施工为常温固化,解决了管束防腐涂层需高温固化的施工难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

02 工艺脱氯
 
在预加氢反应器下部安装脱氯剂,以吸收石脑油中的氯呈氯化钠,可减弱对设备的腐蚀。使用时应注意的是,不宜使含量过高,当脱氯剂包和达15%以上即失效,并且钠离子的迁移使重整工段的催化剂中毒失效。目前还没有一种高吸附量并且能再生的脱氯剂,工艺脱氯是保证装置安全运行的可靠方法。
 

03 注水

 

从工艺治本的基本点,预加氢工段的注水和排水是缓解腐蚀和催化剂中毒的重要工艺手段。实验证明,重整装置的腐蚀速度是由石脑油中所含氯和硫两种腐蚀介质决定的,往往不是氯化氢含量高腐蚀率就大,再低氯量而高硫化氢时,腐蚀率也增大。因此,通过现场获得的注水量与腐蚀关系曲线,亦是指导现场操作的依据。注水是缓解腐蚀与严防无机盐结晶、堵塞的可行方法。注水量要大,同时须连续操作,控制液压,可达到缓解系统腐蚀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字、图片与视频资料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网删除。

关于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开放共享,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基础性工作;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规范标准、管理方式、运行状况和问题的研究,以及国际合作与宣传、培训等工作;承担科技基础条件门户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参与对在建和已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考核评估和运行监督工作。

国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相关网站


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极地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